2020-09-07
2020-08-31
2020-08-24
2020-08-19
2020-08-13
2020-08-03
2020-07-20
2020-07-13
2020-07-07
2020-06-22
2020-06-15
2020-06-08
近日,生態環境部印發《水質 疊氮化物的測定 分光光度法(征求意見稿)》和《水質 色度的測定 稀釋倍數法(征求意見稿)》兩項標準。 其中,《水質 疊氮化物的測定 分光光度法(征求意見稿)》為首次發布,規定了測定地表水、地下水、生活汙水和工業廢水中疊氮化物的分光光度法。 《水質 色度的測定 稀釋倍數法(征求意見稿)》規定了測定生活汙水和工業廢水中色度的稀釋倍數法。本標準自實施之日起,原國家環境保護局1989年12月25日批準發布的《水質 色度的測定》(GB 11903-1989)中“4 稀釋倍數法”在相應的環境質量標準和汙染物排放(控製)標準實施中停止執行。為貫徹《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》,保護生態環境,保障人體健康,提高生態環境管理水平,規範生態環境監測工作,我部決定製定《水質 疊氮化物的測定 分光光度法》等兩項國家環境保護標準。目前,標準編製單位已完成征求意見稿,現提供給你們,請認真研究並提出修改意見,於2019年12月3日前將書麵意見反饋我部幹式恒溫加熱器,逾期未反饋將按無意見處理。
但目前的《一般工業固體廢物貯存、處置場汙染控製標準》(GB18599-2001)對工業固體廢物汙染控製措施的要求不夠完善,如運行、監測等要求相對薄弱,對廢礦石堆場、煤矸石堆場等場地的汙染防治要求不夠細化。因此生態環境部對標準進行了修訂,近日發布了征求意見稿。標準名稱修改為《一般工業固體廢物貯存場、處置場汙染控製標準》。固體廢物管理是我國環境保護中的重要工作,但是目前水、氣、土是重點,但是未來固體廢物也將是重點之一,上個月,生態環境部發布了《危險廢物填埋汙染控製標準》,新標準增加了TOC、總氮、總銅、總鋅、總鋇、氰化物、總磷、氟化物等檢測指標。鋰(Li)是能源生產中一個非常重要的金屬,鋰同位素作為靈敏的示蹤劑,可以示蹤不同物質來源和轉化過程。對煤中鋰的同位素的準確測定,不僅能夠指示煤中鋰超級富集的機理,同時可為大氣霧霾的來源和成因追溯提供新途徑。近日,地球環境研究所賀茂勇副研究員團隊研究發現,采用HNO3+HF+H3BO3兩步微波消解,可有效溶解煤中因HNO3+HF形成的F化物沉澱;分析了煤的三個國際元素標準(SARM18幹式恒溫加熱器、SARM19和SARM20)以及來自冠板烏蘇礦(中國)的四個含鋰煤樣品,並使用MC-ICP-MS測定了鋰同位素組成,獲得的Li同位素數據的中間精度優於±0.30‰,SARM18、SARM19和SARM20的Li同位素值分別為1.35±0.23‰,2.16±0.27‰和1.48±0.17‰。研究結果證實,超級富集鋰的煤樣品來自不同層位,但是鋰同位素變化較小,可以利用大氣灰霾中鋰同位素特征追溯不同地區燃煤,為大氣霧霾的精確源解析奠定基礎。